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黄河东路街道:红色引擎促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        恢复默认     发布日期:2023-03-28 09:49

3月27日下午,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组织17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党务工作者及党工委班子成员60余人对福通社区、湖畔嘉苑社区和魏家桥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行实地观摩。将党建会议变为“移动课堂”,并对党建项目落实情况、创新工作进行观摩学习。以观促学,以学促干,进一步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福通社区红色业委会当好居民的“发言人”:福通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党员交叉任职,纳民言、集众智、聚合力、听民意、亮承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好居民群众的发言人。党建+社区共建:以“建”为基础,成立红色联盟。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四驾马车形成合力,共建服务小组,共搭议事平台,共建和谐、文明、安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党建+社区共治:以“治”为关键,凝聚红色合力。通过凝聚基层自治力量,以公心、热心、诚心服务群众,围绕解决小区治安维护工作、居民关心的公共环境卫生、公共空间使用、停车难等各类民生问题,聚焦社区问题治理的痛点、难点,以党建合作平台为基础切实开展基层社区治理工作,全面打造平安幸福社区。党建+生活共享:以党建文化为核心,立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聚人心、以文化建家园,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开拓与居民沟通“心”渠道、贴近服务居民“心”距离,助力构建服务共享、文化共享、生活共享的和谐社区。

湖畔嘉苑社区:延伸触角聚合力。推行“楼组党建”,设置10个庭院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书记、党小组负责人工作例会,形成“党委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院,党员活动在楼组”的组织架构。创新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推动社区订单式服务。激发社区新活力,组织共建破解了以往社区治理中社区单打独斗的局面。贯彻落实四优四提,搭建共商共建机制,与60多家区直机关单位建立联系机制,在职党员报到1420人,参与社区服务360余次。社区党委和宁夏高级人民法院结对共建,建成宁夏首家社区退休法官法律咨询服务室。22名退休法官定期到社区“坐班”,为小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强化居民法治意识。创新打造了“社校联盟”党建品牌,打破城市社区与单位共驻共建共融的“围墙”。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着力改变城市社区与高校院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组织联建推动社校互联互通,与宁夏大学离退休人员服务处党委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

魏家桥村红色物业暖民心:成立农村党组织领导的村集体物业公司,并推行村集体持股模式,物业公司由村集体100%持股。同时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户三级服务体系的红色物业。由村党支部牵头,将小区划分为9个网格,设网格长和副网格长各一名,9名村干部、5名物业管理员,1名网格警为小区红色物业网格员,聘请27名党员楼栋长,负责辖区内民情民意和收集和解决。通过探索建设“红色网格”,形成“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动员党员、物业公司深入网格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运行机制,确保群众服务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百余件,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黄河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季平介绍,黄河东路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红色引擎作用,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群众自治机制,巩固提升了板凳会、心愿大家谈、阳光书吧、庭院议事会等一批党建品牌项目,让问题在居民家门口解决,让居民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接下来黄河东路街道进一步激活党组织在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