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中小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也日趋活跃,现对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存在问题。一是供应链实施绿色管理思想尚未普及。从政府部门层面看,大多数政府部门仍把大量注意力投入到供应链末端环境治理工作,在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缺乏思路和措施。从企业经营者层面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和跟踪监督管理,企业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成本远小于实施绿色管理引起的管理成本,因此阻碍了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消费者层面看,消费者仅仅追求产品是否绿色、是否安全,而对于企业供应链的物流环节是否绿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能给予企业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变自身供应链上存在的环境问题。二是企业对绿色供应链投入不高。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在绿色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企业还必须考虑供应链的社会成本。但是目前绿色供应过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落后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不能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各项资源,对新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充分。三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压力。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企业加强环保投入,对下游厂商进行监管、检测和培训等,而这些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很难承担高额的环保成本,资金短缺将会限制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上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对策建议。一是确立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引导企业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纳入发展战略规划,明确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设置管理部门,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用整体系统的观念将绿色供应链融入产品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回收处理等业务流程,识别能源资源、环境风险和机遇,带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协作,发挥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势,不断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二是着力加强绿色采购。引导企业树立绿色采购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采购标准、制度,将绿色采购贯穿原材料、产品和服务采购的全过程。要从物料环保、污染预防、节能减排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伙伴认证、选择和管理,推动供应商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早期介入、主动参与供应商的研发制造过程,引导供应商减少各种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用量,用更环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三是持续强化绿色生产。引导企业建立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理念,整合环境数据资源,建立基础过程和产品数据库,构建评价模型,在研发设计阶段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不断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积极参与国际及全国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促进业界绿色生产水平提升,引领行业变革。四是不断健全绿色回收体系。企业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主动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采用产品回收电子标签、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绿色回收体系。生产企业可直接主导或与专业从事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的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搭建拆解、回收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废旧产品在生产企业、消费者、回收企业、拆解企业间的有效流通。五是全面提升要素支撑。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传统物流设备中的应用,支撑物流操作流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智能化。加强“数字化+绿色化+行业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绿色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推动物流企业强化绿色节能和低碳管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开展节能诊断。制定实施支持绿色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升级改造,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创新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