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也是财富之源、稳定之基。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全力推动稳就业、保就业的精准举措落地落实。其中,扎实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提质行动,以务实之举为群众解就业之困、稳增收之势,兜底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是大力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重点群体就业的举措之一。
“我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身体条件不如健全人,能干的工作非常有限,一直没法就业,给本就经济困难的家里增添了不少负担。”崔尚兰说。崔尚兰是一名精神残疾人,找工作一路受阻。年初,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宁安社区在知道崔尚兰有就业意愿后,向她详细介绍了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政策,同时考虑到她的个人情况,并请示街道劳保所,将其就近安置到社区残疾人之家工作,享受公益性岗位的政策补贴。“崔尚兰干了公岗后,每天特别积极负责,认真开展为残疾人服务以及图书管理的各项工作,能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珍惜。”宁安社区的书记王瑞说。“我现在很满足,不仅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还能照顾家里,我一定好好干,谢谢你们!”崔尚兰激动地说。
近年来,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严格执行自治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始终按照“按需设岗、一人一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的属性作用,科学控制公益性岗位规模,严格规范聘用程序,紧盯稳岗就业,广泛征集岗位数量和岗位需求,综合考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需求、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资金承受能力,按需设岗,多渠道、多领域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家庭困难情况、劳动者年龄、职业技能水平等因素,建立排序机制,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 年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截至目前,金凤区自2020年度开始的指标至今,已累计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2460余人;现有在岗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1018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70人。2024年自治区下达金凤区城镇公益性岗位指标90人,已通过一体化系统安置89人。
小切口撬动改善大民生,公益性岗位的安置,成为就业帮扶的“硬措施”。今年近40岁的北京中路街道办事处零就业家庭人员田玉霞,现已安置在森林公园社区工作。田玉霞和丈夫因企业倒闭双双失业,有年迈的双方父母需要照顾,还有两个读书的孩子,且丈夫先前查出了较严重的脑垂体瘤,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我虽大专学历,但技能有限,加上年龄偏大,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长时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田玉霞说,“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在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宣传时了解到了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政策,就创中心、街道就业办对我进行托底安置到了就近的森林公园社区工作,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同时给我每月缴纳社保,也为我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帮助我的家庭渡过难关。”田玉霞感激地说,多亏了国家提供的公益性岗位,自己才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离家近又有了稳定的收入,给家里减轻很大的负担,还使本人慢慢走出了那段心理焦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她很感激国家政府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也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并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来回馈社会。
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安置上岗,不仅改善了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能切实帮助他们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和顾家两不误,也让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势,为社区的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注入新活力,让“小岗位”迸发出“大能量”。这项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重要措施,为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稳岗就业真正发挥了救急难、托底线、保民生、助增收的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金凤区就创中心积极响应自治区和银川市有关公岗管理上“一体化”系统的管理模式,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人员按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走流程,解读管理政策,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及时办理各项手续,确保人员及时安置,严格规范公益性岗位的使用管理。下一步,金凤区就创中心将严格执行该办法,持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监督力度,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兜牢就业民生底线,让真正有需要的困难群众上岗就业,不断增强就业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